溶劑純度與兼容性把控:優先選用色譜純級溶劑(如甲醇、乙腈),避免使用分析純溶劑中的雜質污染色譜柱或影響檢測基線;配制流動相時,需確認溶劑間的兼容性(如避免強極性溶劑與非極性溶劑混合時產生分層),且嚴格控制 pH 值(如反相色譜柱通常要求 pH 2-8),超出范圍需用緩沖液調節,防止損傷色譜柱固定相。
流動相脫氣與過濾:每次配制流動相后,必須通過超聲脫氣(脫氣時間 15-20 分鐘)或在線脫氣機去除溶解氧,避免氣泡進入泵體導致壓力波動、基線噪聲增大;同時用 0.22μm(有機相用尼龍膜、水相用混合纖維素膜)濾膜過濾流動相,去除微小顆粒雜質,防止堵塞色譜柱入口或單向閥。
色譜柱與進樣針檢查:查看色譜柱標簽,確認與檢測方法匹配(如分析極性化合物選用反相色譜柱、分析離子型化合物選用離子交換色譜柱),并檢查色譜柱兩端接頭是否擰緊、柱芯是否有漏液痕跡;進樣針需檢查針尖是否彎曲、堵塞,若有需更換新針,避免損壞進樣閥或導致進樣量不準。
設備部件狀態確認:檢查輸液泵的溶劑瓶內液位(需高于泵入口濾頭,避免吸入空氣),確認溶劑管路無彎折、破損;打開檢測器光源(如紫外檢測器的氘燈)預熱前,查看光源使用時間(通常氘燈壽命為 2000-3000 小時,接近壽命需提前備用);檢查廢液桶是否已滿,及時清空避免廢液溢出污染設備。
梯度洗脫平穩過渡:若采用梯度洗脫程序,需設置合理的梯度變化速率(如有機相比例每分鐘變化不超過 10%),避免溶劑組成驟變導致色譜柱壓力劇烈波動,損傷固定相;梯度結束后,需用初始流動相平衡色譜柱(平衡時間為柱體積的 5-10 倍),確保下次檢測時色譜柱狀態一致。
進樣操作精準規范:手動進樣時,需先用樣品溶液潤洗進樣針 3-5 次(每次潤洗體積為針容量的 1/3),避免樣品殘留導致交叉污染;進樣時動作緩慢平穩,將針芯推至 “定量環滿量程" 位置后停留 1-2 秒再拔出,確保進樣量準確;自動進樣時,需確認樣品瓶內樣品量充足(高于進樣針取樣高度),并檢查樣品盤是否放置平穩,避免進樣針碰撞樣品瓶。
壓力與基線監控:運行過程中每 10 分鐘記錄一次輸液泵壓力,若壓力突然升高(超過正常壓力 20%),可能是色譜柱堵塞或管路堵塞,需立即停止運行,用純溶劑反向沖洗色譜柱或檢查管路;若基線出現異常漂移(如紫外檢測器基線漂移超過 0.005AU/h),需檢查流動相是否污染、檢測器光源是否穩定,或環境溫度是否波動(需控制實驗室溫度在 20-25℃,濕度 40%-60%)。
樣品與數據管理:檢測過程中,樣品瓶需按編號有序擺放,避免混淆;每批樣品需隨行空白樣品與標準品,用于驗證檢測系統適用性(如標準品峰形對稱、分離度≥1.5);實時查看色譜圖,若出現峰形拖尾、分裂等情況,需暫停檢測,排查是否因色譜柱污染(需用強溶劑沖洗)或流動相 pH 值不當導致。
色譜柱針對性清洗:根據檢測樣品特性選擇清洗溶劑,分析完高濃度樣品或含強保留物質(如蛋白質、油脂)后,需用專用清洗溶劑沖洗色譜柱(如反相色譜柱用甲醇 - 水(90:10)沖洗 30 分鐘,再用純甲醇沖洗 20 分鐘),去除柱內殘留物質,防止固定相老化;長期不用的色譜柱,需用儲存溶劑(如反相柱用純甲醇、正相柱用正己烷)封存,兩端用堵頭擰緊,避免柱芯受潮或污染。
管路與進樣閥清潔:關機后用純溶劑(如甲醇)沖洗輸液泵管路與進樣閥(沖洗體積為管路體積的 3-5 倍),去除殘留流動相,防止鹽類物質結晶堵塞管路;進樣閥需切換至 “清洗" 模式,用溶劑反復沖洗進樣口,避免樣品殘留腐蝕閥體。
檢測器與軟件操作:關閉檢測器光源前,需先關閉檢測軟件中的數據采集功能,避免光源突然熄滅導致軟件報錯;關閉輸液泵后,需將溶劑管路從溶劑瓶中取出,用壓縮空氣吹凈管路內殘留溶劑,再將管路放入純甲醇中(防止管路內水分結冰或滋生微生物)。
設備外部與環境清潔:用無塵布擦拭設備外殼,去除溶劑殘留與粉塵;清理進樣區臺面,將進樣針、樣品瓶等耗材分類收納;檢查實驗室通風系統是否正常,確保溶劑揮發氣體及時排出,保護操作人員健康與設備部件。
短期維護(每周 1 次):清洗在線脫氣機的過濾器,檢查輸液泵單向閥是否堵塞(若壓力波動大,可拆下單向閥用甲醇超聲清洗);校準進樣針的進樣量(用天平稱量進樣體積,誤差需控制在 ±1% 以內)。
長期維護(每月 1 次):更換輸液泵的密封墊(避免密封老化導致漏液),檢查色譜柱柱效(用標準品測定理論塔板數,若柱效下降超過 30% 需更換色譜柱);清潔檢測器流通池(用甲醇超聲清洗,去除池內殘留污染物,恢復檢測靈敏度)。
操作與維護記錄:建立設備使用檔案,詳細記錄每次使用的檢測項目、樣品信息、流動相組成、色譜柱型號、關鍵參數(壓力、溫度、基線噪聲)等;每次維護后記錄維護內容、更換部件型號(如氘燈、密封墊)、維護人員與時間,便于追溯設備故障原因與維護周期。
耗材與備件管理:定期盤點色譜柱、溶劑、進樣針等耗材庫存,確保常用耗材有備用(如備用色譜柱、0.22μm 濾膜);建立備件清單,標注關鍵部件(如氘燈、單向閥)的更換周期與供應商信息,避免設備故障時因缺少備件導致停機。
總之,高效液相色譜儀的良好使用習慣需貫穿 “準備 - 運行 - 維護" 全流程,既要注重操作細節的規范性,也要關注設備狀態的實時監控與長期管理。通過養成這些習慣,不僅能保障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,還能最大限度延長設備壽命,降低運維成本,為科研與質量控制工作提供穩定支持。